时间:2022-08-30 02:33:38 | 浏览:684
提到台湾,大多数国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日月潭、阿里山,描绘日月潭秀美风光的文章自荣登小学语文课本后,数十年间风雨不动安如山,成为史上最牛的景区广告词,那一方奇山秀水也在幼小的心田扎下了根,成为很多国人自儿时就向往不已的胜地。
多年前的宝岛之行,无论是清新宜人的自然景观,还是热情友善的台湾民众,都给人留下美美的回忆。但台湾水资源的匮乏却是大大出乎一行人的意料,一路所见多是山色青翠、烟气氤氲之景,总觉得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台湾,不应该有缺水之虞。
其实,台湾岛面积狭小,中东部地势起伏较大,河流大多短小,流速快,水流迅速入海,水资源难以在岛内存储。加之选票政治带来的政党恶斗,执政党没有太多精力关注民生工程,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,也就不难理解台湾所面临的缺水之困。
近来浏览新闻,台湾大部地区旱情持续,日月潭已经部分见底,湖底龟裂,有的地方已是芳草萋萋。用以标示水位的九蛙叠像全裸出镜,许多游客也可以借此机会看到九只青蛙的全貌。九蛙叠像是日月潭的一处景观,由九只大小不同的青蛙自下而上依次堆叠,暴露的石蛙数量随着水位的变化而变化。
企盼早日天降甘霖,滋润干涸的大地,让水位日益告急的日月潭能尽快恢复生机,重现往日风光旖旎。
日月潭上的捕鱼船,留存了太多的旧日记忆。
前往日月潭畔的邵族原住民聚居地——伊达邵
大旱之下的依达邵水域,干涸见底。
九蛙叠像全裸出镜。
本课视频:部编2017年新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《日月潭》,同步朗读 本课描绘了台湾日月潭的秀丽风光,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、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。作者首先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的由来,最后介绍了日月潭清晨、中午和雨天的不同风光。
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方向,并且是我国第一大岛屿,可以说是一块“宝地”,地理条件好,动植物十分的丰富,总面积约3.6万平方千米。不过台湾也是属于地质构造比较特殊的区域,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,有许多容易引发地震的地体断层,所以该地区也是我国
旱情严峻,台湾知名景点日月潭早前变身“日月滩”,掀起了一波“打卡”热。除了各种“龟裂土地”“坑洞”“垃圾满地”景象外,18日,有民众在这里发现了一块疑似清朝的墓碑,惊呼“挖到宝”。有岛内专家推测,墓碑上的先人,可能是清朝时期第一批来台湾开垦
说起台湾,就不能不提起日月潭。同阿里山一样,这两个地方在大陆同胞心目中,已然成为了台湾岛的标志,更是我心中一个长久的传说。到过台湾的朋友告诉我,不要过于迷信这个传说,日月潭其实只是一个水电站。话虽这样说,但是到了台湾岛,我却无法拒绝日月潭的
来源:海峡之声今年,台湾地区面临56年来最严重旱灾。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日月潭近照,照片中湖底土地干枯龟裂,寸草不生,毫无生机,画面极其震撼。岛内舆论对民进党当局抗旱无能发起强烈声讨。日月潭虽远在海峡对岸,但对于大陆同胞而言则是非常熟悉的
自小儿就知道中国有个宝岛叫台湾,而且我们都应该听说过日月潭这个地方,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,怎么能不能看一下呢?它和任何想象都不一样,来到之后还是会被她的美丽和惊艳到的。眼中映着枝叶间透出的湖光水色,那就去漫步也是很不错的。清晨水上飘着团团的雾
台湾持续干旱,日月潭水位下降13米,沉入水底的建筑、遗迹重见天日。台湾《联合报》报道称,23日又有民众在伊达邵灯塔附近潭底发现一块墓碑,为清朝道光23年设立,距今已有178年时间,发现者相当惊讶。日月潭水位下降,水中的石碑重见天日(图片来源
来源:海外网日月潭潭底干枯(图:《中时电子报》)海外网4月6日电台湾日月潭水位大降,干旱、缺水问题持续引发危机。有台网友分享日月潭近照,只见潭底干枯,土色地面已龟裂成块状。据台湾《中时电子报》报道,一名台湾网友日前在社交平台分享“日月潭伊达
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。群山环绕,树木茂盛,风光秀丽,古迹众多。 日月潭很深,湖水碧绿。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,叫光华岛。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,北边像圆圆的太阳,叫日潭;南边像弯弯的月亮,叫月潭。 清晨,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。天边的